首页 / 历史军事 / 蜀臣 / 章节正文阅读

第222章、拊掌(2 / 3)

作品:《蜀臣

两处捷报,让孙权倏然觉得,败在合肥城下也不是难以接受了。

亦然再度昂扬。

自身继续留在南淝水,威逼着魏国的合肥新城。

且又分出了朱然的本部,让其领军转去与另一路偏师会合——走中小渎水运河杀入广陵郡的孙韶、张承部,一并入淮水流域劫掠。

将战场从扬州转到了徐州。

甚至是青州。

朱桓部满载归来江东后,便再度扬帆起航,沿海寻觅青州的防备破绽。

亦是说,在全琮与朱桓两位大将耀眼的功勋下,孙权终于放下了对合肥城池的执念,亦终于悟得了“以己之长攻敌之短”的战争精髓。

开始倚仗水师的精锐,四处掠夺人口及资财。

督领战事的满宠,得闻了消息便上表雒阳陈述军情,留张颖守合肥城,自己领军赶往徐州淮阴县抵御。

这边是曹叡下定决心亲征的缘由。

昔日让青、徐与扬三州损失惨重的石亭之战,还没有过去多少年。

不管是军士还是黎庶,仍旧记忆犹新。

魏国部署在东南线的兵力本来就不多,如今在江东四处劫掠下,唯有他御驾亲征方能稳定军心与民心了。

与以往不同,此番雒阳的援军不再轻装潜行,企图骤然来袭堵住吴军。

曹叡接受了散骑常侍刘邵的建议,以刚刚从并州归来的秦朗为前督,领步兵五千、骑兵三千一路多备旌鼓、大作声势往合肥新城而来。

且是让骑兵直接绕道往吴军背后而去,做出断其粮道的举动。

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,逼退吴军——支持大司马曹真兵出陇右后,曹叡不想与吴国陷入长期作战中。

至于,孙权会不会看破虚实,死战不退嘛.........

可能性倒是不大。

一来,此番吴军来战,已然得了不少好处。

从上次石亭之战中,就能推测得出来,东吴的将士攻势不能持久。

一旦得利了,就会担心继续作战下去会变成“反胜为败”。

因而,孙权若是得知曹叡亲自领军而来,双方势均力敌或者己方陷入了劣势,就主动退兵而去。

另一,则是东吴出兵已然数月了。

黎庶苦于转运粮秣辎重等徭役且先不说,那些士卒出征久了,也会慢慢失去锐气,急需休整。

以江东的战争底蕴,孙权也不敢以疲兵对抗魏国的雒阳精锐。

而如若孙权退了,在荆州威逼襄阳城的陆逊部也会退兵。

魏国的东线与南线都会迎来战事消弭。

嗯,荆州的战事,不温不火。

陆逊与诸葛瑾所督领的兵马不过万余人,本就是策应的。

在司马懿已然赶回宛城、调度各郡县兵马守备的情况下,吴军也占不了便宜。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雍州安定郡,高平城。

魏大司马军师赵俨扶着城墙垛口,眺望着城外军营。

原先那里聚集着十余万大军,但如今仅剩下了千余人在围护着营寨。

曹真已经督领着各部,陆续往陇右开拔了。

乃是兵分三路而进。

因雁门郡平城之战而升迁为前将军的夏侯儒,刚从雒阳赶过来,就被曹真任命为前部督,督领五万步骑进攻祖历县。

与他领同样职责的,乃是领万余将士从金城郡而来的郭淮。

以如今的局势,汉军不可能去攻打金城郡。

因而,素来被曹真器重的郭淮,自然也被调任来助战。

逆蜀以前将军魏延及元勋之后关兴扼守城池,就注定了对方哪怕战到最后一兵一卒,都不可能投降。

但对于魏国而言,祖历城这个连通河西及陇右的枢纽,是无论如何都要攻下来的。

所以,曹真便让夏侯儒与郭淮这两位最了解凉州、最痛恨逆蜀的将领合力,不惜一切代价昼夜攻打,拔之!

另一路大军,则是由后将军费曜统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