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. 12(2 / 2)

作品:《补天石[红楼+聊斋]

说得好听是佛系,现实些便是没有追求,上进心,缺乏拼劲。

若性子不改,便是凭舅舅的本事谋了高官,无法处理好上下关系,那这官怕也是做不长的,不由叫他头疼。

其实他更喜欢经营个小店,过着慢半拍的生活。

可惜这世道商人地位低下,若不想被人随意揉捏只有进入官场。

满腹心事的贾瑜回了自己院子。

王夫人后悔自己说得重了,深怕儿子钻了牛角尖,忙叫彩云、金钏跟好了他,将他送回院子,并叫彩云多留心,若贾瑜有什么不对立马回她。

还有四皇子帮了他,明天找个时间还得上门道谢,看他如今心神不定也不好说,只得明天再说了。

这里正不放心着,薛姨妈过来了。

“刚见瑜儿从你这离开,他这是给你请安来了?”薛姨妈羡慕地问道。

王夫人点头骄傲道:

“可不是,这孩子向来孝顺又懂事,每日都要来我这里几次的。”

薛姨妈更羡慕了:

“还是姐姐命好,生的几个孩子都那般出色,哪像我那混帐,整天叫人操心不完。”

王夫人心里得意,面上仍劝解她:

“蟠儿还小呢,多教导便好了,再说不是不家宝丫头。”

薛姨妈叹息摇头,真能改好她倒是阿弥陀佛了。

“也就宝丫头能叫我顺心些了!”

王夫人转而问起其他:

“你是多早晚回来的?”

“午饭过后回来的,给蟠儿他爹做了场法事,我这心里也平静多了。”

二人又说了几句做法事的事,突然薛姨妈话题一转:

“说起来瑜儿这孩子温和有礼,太着人得意了,我是恨不得是自己儿子,姐姐在宝玉婚事上做不得主,不如将宝钗许给瑜儿如何?不管嫁了哪个,有你这亲姨妈做婆婆我也一百个放心的。”

王夫人脸上的笑意收了起来:

“这婚姻大事岂能儿戏的?再说之前有意将宝钗许给宝玉,满府都知道了,如今换人成什么样子?一女许二男,还叫宝丫头如何活?我是将宝丫头当成女儿一般看的,不管将来如何也不能叫她委屈着啊!”

话说得漂亮,可实际很扎心,想都没想便拒绝了薛姨妈的提议。

王夫人心里不屑,他的瑜儿可是举人了,等明年过了会试便是进士了,如何能娶没了根脚的商人之女?他的媳妇定然要从读书门弟中选择才能在往后帮上他,就如同当初给珠儿娶李纨能得到的助力一般,这如何是薛家能比的!

至于同意嫁宝玉,则是因为宝玉不喜读书,不会走科举之路,想着他不通世俗经济,找通人□□故的薛宝钗能帮助他,他和贾瑜不同。

“到底是姐姐想的周到,我这也是在姐姐面前才玩笑的,哪能在旁人面前说这个。”

薛姨妈心里到底不大自在,说了没几句便离开了。

薛姨妈回到自家,刚进屋,等在里面的薛宝钗便将周围的丫头婆子挥退:

“妈问得如何?”

薛姨妈叹气:

“别提了,你姨妈拒绝了。”

将王夫人的话说了一遍。

薛宝钗脸色变了几变。

这话对女子来说真正是狠,也显出了姨妈对此事的态度坚决,薛宝钗有些落寞。

“和宝玉的事,姨妈虽然点头了,但老太太不点头,也没有媒聘,不上不下地挂在那,谁知道要拖多久呢?本以为瑜表弟特殊,姨妈能自己做主倒好谋划些,不想……姨妈会不会自始至终就没瞧上咱们家,没想要结亲啊?”

原来想和贾瑜结亲是薛宝钗自己提出来的。

原本对宝玉不喜读书,不通经济便不大满意,只是到底图贾府的名头,便想嫁进来也是极好的,何况借了那些银子给府上。

如今有更出色的贾瑜,身上有功名,还是会读书有心官场的,这哪能不叫宝钗心动?

便是过继了不能留在公府,凭他自己的本事也足够了,这才撺掇薛姨妈去试探,不想结果却令人很意外。

薛姨妈想也不想地反驳:

“你定然想多了,不可能的,你姨妈不可能这样想的,我们可是亲姐妹,从小感情就好,她又向来喜欢你,如何会不是诚心想做亲,都是老太太没点头,宝玉又养在老太太面前,她说不上话,一定是这样的!”

薛宝钗默。

再说贾瑜,下午去了书房照例读书,待晚上激动地进入半步,今天半步要开业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