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. 初篇(末)(1 / 4)

作品:《穿越之绣娘改命手册

五年时光,逸云书塾已经过修葺扩建,修缮为原来的五倍之大,均以“阁”来命名。从南至北分别为藏书阁、问津阁、翰宇阁、文尚阁、枫丹阁等。园林连廊,曲径通幽,人走在其中可以“雨不湿足,日不曝首”。许是圣贤之地,各殿阁自带书香淡雅之气。

随着书塾的扩建,课室也由之前的三间扩展为十五间。从书塾考学出去的才子,有的出仕,有的登科,人才济济。一时间逸云书塾成为远近闻名的求学之地,负芨求学之人纷至沓来。书塾也为此新立了宿舍,供其居住。

庭院处栽种的松柏已成长得枝繁叶茂,郁郁葱葱。花园内簇拥着各式各样的兰花,墨绿色的兰花花瓣细长,如飘带般浮动;枚红色兰花花梗纤细,似蝴蝶翩翩起舞。

不远处的竹林像一道绿色屏障,随风摇曳,竹影婆娑,是那么的挺直修长。竹林内的木墩上坐着几位白袍学子正摇头晃脑的背诵诗经,声音自飘渺处传来:“泛彼柏舟,亦泛其流。耿耿不寐,如有隐忧。微我无酒,以敖以游....”微风轻拂,裹挟着一股淡雅香味,芬芳馥郁,令人神清气爽。

刺绣室因均为女眷诸多不便被单独隔成一间小院,院落的一应事物均由杨千蕊负责。

“杨先生,你能再教下打籽针吗?怎么我每次收紧绣线时就缠在一起了。”一学子问道。

只见杨千蕊耐心的边讲解边示范:“绣针刺入绣底后,手一定要拉紧绣线,再在绣针的末端绕一圈,选择原针眼旁边处落针,再收紧,就成功打籽了。”

学子接过绣棚,按照先生示范的步骤再试了一次果真成功了,激动得手舞足蹈:“先生,你看,我做成了。谢谢先生指教。”

该学子是今年刚入学的,基础薄弱,手不算巧,好在较为勤奋,慢慢也跟上课程进度。

接着又来了位请教刻鳞针,明显这位学子绣底还不错但扎针时左右两边没有对称,自然形成的鳞形较为畸形。“这边扣成三角状后需按左右相等的距离来行针,你试试。”杨千蕊指导道。

对于如今这一切杨千蕊也有些恍惚,从没预想过自己会成为顾绣传承者,还接替了郑微的衣钵,成为逸云书塾刺绣课的主教人。还记得当时郑微将自己叫入书房时的场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