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科幻灵异 / [清]皇子潇洒 / 章节正文阅读

第53章 试探(1 / 4)

作品:《[清]皇子潇洒

燕窝贺字锅烧鸭子、罗汉菜心、溜鸡脯、金钱鱼肚……的八大碗,黄、白、紫三色米蒸出来的紫米饭,煮饭做菜的水是京郊玉泉山的泉水,羊肉、牛奶取自于宫中庆丰司,各种山珍海味、奇瓜异果和各地方著名干菜等,都由各地呈贡。

人都说紫禁城就像个高度浓缩的小王国,有欢乐,有离愁,外面的人羡慕宫里的富贵奢侈,宫中的人向往宫外的自由天空,这种矛盾的心情下,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吃食。

虽然是宫廷菜的富丽堂皇,云英荟萃,色香味俱全,却也有民间人到春天最喜欢的糊塌子、炒合菜、韭菜盒子、香椿拌豆腐……因为最近海货兴起,还有渤海湾的桃花虾、东海的小黄花鱼……

还有皇上和昭华钓上来的鱼熬的鱼汤。

潇洒吃完一只大鸡腿,昭华接过来宫人手里的毛巾,细心地给他擦手上和脸上的油汪汪,笑道:“小阿哥真棒,自己吃完一个大鸡腿,我们来吃鱼,好不好?”

“好哦。谢谢姨姨哦。”潇洒举手欢呼着,他也觉得自己吃完一个大鸡腿好棒棒,膳房小太监给他夹了一小碗炸小鱼,恭敬地放到他面前,他抬头:“谢谢哥哥哦。”一低头,两只小手抓住香香的炸小鱼闻一口,开心地用着。

小孩子的两个腮帮子鼓鼓的好似小仓鼠,小乳牙细嚼慢咽的,吃的眉飞色舞,桌子上的一圈大人望着他,就感觉食欲倍增,什么烦恼都没有,眼里心里只有这美食,慢慢的,也都专心地用饭,虔诚地享用天地的赐予。

皇上用一口油炸小黄花鱼,在心里点点头。御厨将鱼处理好,加调料腌渍后,油炸至脆,再放入花椒盐等颠翻而成。成菜后,香脆味鲜,鱼肉细嫩,香酥可口。

鱼肉嫩且多,肉呈蒜瓣状,刺少,味鲜美、肉质鲜嫩,最是婴幼儿及病后体虚者的滋补和食疗佳品,也是只有春天才能吃到的海味。

世人用美食讲究原汁原味,时令季节,荤素搭配,清淡养生。皇上最是其中之最。只以前皇上生怕运送海货进京花费巨大,不敢动弹。皇上吃完一条小黄鱼,脸上有了笑模样,这也算是难得了,跟着熊孩子尽情享受一回。

一顿晚食完毕,潇洒要去给皇太后请安,恰好皇太后身边的老嬷嬷也来请人。

老嬷嬷福身行礼,道:“皇上,阿哥,太后娘娘说要见见昭华姑娘。”

潇洒转头,高兴地问:“姨姨,姨姨和潇洒一起去见祖母哦。”

昭华笑道:“好。谢谢阿哥。”

皇上略一思考,也点头:“去吧。记得早点休息,莫要猴闹着你祖母。”

“知道~知道~”潇洒答应着,望着皇上的脸孔,又想起来:“皇上也要好好休息,皇上累了哦。”

皇上气着摆摆手:“你小子还知道汗阿玛累了,快点走吧。”

“潇洒知道,皇上受伤了,皇上要好好休息。”小孩子鼓着脸,满是不乐意。“潇洒能看出来。皇上要大哥和二哥帮忙做事情哦。”

“汗阿玛知道了,反正使唤不到你的头上。”皇上对熊孩子的心思明净着:我还没长大,爹老了,有事儿尽情去找哥哥们。皇上很嫌弃:“今天又疯玩一天,明儿将欠下的书本都补上。”

提起来读书,潇洒小道士不开心了,一扭头,牵着姨姨的手,转身就走。

皇上:“……”

这都是怎么惯出来的小脾气?

潇洒领着姨姨去见皇太后,穿花拂柳、过廊走桥,小孩子开开心心的,一样样地告诉姨姨:“祖母这次住在澹泊为德行宫哦,潇洒以前跟着祖母,住在隔壁的闲邪存诚殿哦。这次潇洒住在皇太后宫殿前面,靠近外朝的雅玩斋哦。”

昭华含笑道:“这里的地方漂亮,人好少。”

潇洒小孩子地显摆道:“潇洒知道。皇上说:‘古往今来造院子的皇家都是花费巨大,要时刻警惕着。畅春园内负责事务的宫人侍卫,都从紫禁城内调拨来,按日坐班,计日领薪,不设立专职人员,就没有不必要的开销。’”

小孩子摇头晃脑的可爱着,昭华笑着,心里暗暗点头,又问:“我来的时候,见到园子周围侍卫也少,因着地方比紫禁城大,越发显得跟没有守卫巡视一般。这里地处偏僻,安全吗?”

“安全哦。”潇洒昂首挺胸,停下来脚步,仰着小脑袋望着姨姨,昭华立即抱起来他,他就更开心了,嘴巴凑到姨姨的耳朵边,小小声道:“姨姨,皇上说,这是诸葛亮的‘空城计’,说他的敌人都想不到这里没有守卫哦。”

小孩子身上特有的奶香入了鼻端,小嘴巴碰着自己的耳朵,昭华心里酸涩,却又是欢喜的。

昭华回头看了看,皇上的清溪书屋的竹林看不见了,直接抱着小孩子走路。

“那有没有误闯了这里的?”

“有哦。去年秋天,九经三事之殿的猎犬狂吠,养犬宫人李经孝、范景星、刘金玉、刑进忠等,牵犬行走寻找,跟着猎犬向东角狂吠,发现有一个人蹲坐在东小门台上,捆绑了,交付守备李凤春将军……”

小孩子学大人讲故事,最是讲的细致,从那个人的衣服,到谁绑了人,怎么审讯,猎犬如何英勇……叭叭叭地说着。昭华望着小孩子兴致勃勃的模样,听着这些琐碎的事情,好似这是世界上最好听的仙音一般,一字一句都是珍贵。

到了皇太后的澹泊为德行宫院子门口,宫人去通报,昭华也没有放下来孩子,直接抱着进去大厅。

大厅里上首端坐着大清国的皇太后,身后站着几个老嬷嬷并大宫女,下首左边一溜儿椅子坐着几个年轻人,看样貌年纪,应该是五贝勒、十三格格到十六格格。

潇洒已经欢呼出来:“祖母、五哥、十三姐姐……十六姐姐。”昭华放他下来,自己挨个抱拳行礼:“草民给皇太后请安、给五贝勒请安,给十三格格请安……”

行礼到五贝勒、十三格格到十六格格,几个人起身回礼。昭华看在眼里,知道他们是顾着十九阿哥,还是因着这份用心赞赏。

皇太后一身老蓝色的素色丝绸旗袍,素发盘头,身上只挂有一串东珠,手上戴着几枚戒指,也没有宫里女子常戴的甲套等物。她看着年轻人之间的互动,慈祥地笑着:“昭华姑娘无用多礼,坐下来说话儿。”双手搂着在身边猴闹的小孙儿,目光更是慈爱。

昭华谢了皇太后赐座,坐了椅子一半儿。

潇洒在祖母怀里扭糖儿撒娇:“祖母,祖母,这是潇洒的姨姨哦,娘亲的另一个妹妹哦。”

“好~~祖母知道了。”

宫人端上来茶点,放在昭华这张椅子边的小几上。昭华道了谢,慢慢用茶。

五贝勒、十三格格到十六格格,心里好奇这位昭华姑娘,静静地看着,笑着。

皇太后面容康健,身板硬朗,眼睛有点老花,接过来宫人手里的眼镜细看了一眼昭华姑娘,放下眼镜,轻轻赞道:“姑娘果然是侠女子。这天下女子的灵气儿,都长到江南了。”

昭华在见到皇太后接过来眼镜的时候,就放下茶杯。肃手端坐听了,亲切地回道:“太后娘娘,一方水土养一方人。草民去大漠,在大青山汪古部见到满都海皇后的陵寝,想起先前商王朝武丁皇帝的王后妇好,为官朝堂,征战沙场,一代英杰是也。”

皇太后一下子没听明白,潇洒叽叽咕咕地翻译,大眼睛好奇地看看姨姨,看看祖母。

皇太后笑了,眼望蒙古的方向,笑容纯挚。

“成吉思汗的孛儿帖后、忽必烈汗的生母唆鲁禾帖尼是蒙古人的天后。满都海皇后,是蒙古人的黄金皇后,《黄金史纲》永远有她的篇章。”望向昭华,笑问道:“一个人到了大漠,吃住可习惯?”

“回太后娘娘,习惯着。当地人都很是热情,天高天也蓝,水也清的见底儿。草民遇到当地的台吉,还遇到四公主的侍女巡视牧民过冬准备,都对草民很是照顾,热乎乎的奶汤,一天三大碗,草民回来中原后,人人都夸草民的皮肤奶白奶白的红润。”

大厅里的人都笑出了声。皇太后脸上的笑容更大:“我们的四公主在蒙古,最是关心牧民们。她远在大漠里,见到这边过去的人,有时候热情的要人受不住,下面的人都随了她的脾气。”

说起来自己最骄傲的孙女儿,皇太后有说不完的话:“昭华姑娘到了归化城,看那里和这里都有哪里不一样?听话可能听得懂吗?”

“大致听得懂。太后娘娘,我能听懂一点点蒙古话。那里有各族人,互相通婚,互为邻居,友好相处。”昭华的眉眼带笑,“可以吃到全国各地方的美食,尤其烤肉,真真是原汁原味。”

皇太后指着她笑:“可见这也是一个小吃货。”

昭华不好意思地腼腆一笑。

众人也都笑着:昭华姑娘走南闯北的,果然见识不凡,居然能和皇太后说到一块儿去。

潇洒小孩子,哪里明白这里的道道?听到他的姨姨去了大漠,还去到六姐姐·四公主的公主城归化,当即闹起来。